(本文转发自@金沙集团1862cc团委)
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近日,共青团中央公布2024年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青春笃行”专项计划全国示范性团队名单,我校乡约三晋爱心助农实践团成功入选。
今年暑假,实践团赴运城市永济市栲栳镇、大同市阳高县等地开展社会实践和项目调研,深入乡村基层“沾泥土”,在实践中长才干,在短视频和电商直播的“小屏幕”下展现“大担当”。
麦香栲栳,自然味道。在永济市栲栳镇,实践团成员来到地方民营企业“老冯家”食品有限公司,与创始人夫妻和帮扶干部开展品牌座谈会,详细了解老冯家酱料的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流程,体悟“锚定特色,立足家乡”的企业文化,推进产学研融合下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当晚,实践团成员在栲栳镇乡村e镇开展“乡约永济,独具酱心”的专场直播。
天下大同,大有不同。在大同市阳高县下深井乡,成员为当地农特产品糕面和小米举办了专场助农推介活动。“短视频/电商直播+农产品”不仅成为了特色农产品品牌化营销的良好渠道,也成为提升山西农特产品及乡镇地域文化知名度的有效途径。实践团充分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直播形式助力农民增收,以“文化+特产”的直播营销模式促进消费者物质消费与精神体验相结合,用文化价值为经济发展赋能。
在永济市栲栳镇,实践团成员在当地驻村书记的带领下,深入葡萄种植园区了解了葡萄的栽植技术、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以及采摘后处理的具体流程,拿起画笔和涂料绘制“基层治理”墙绘,助力“千万工程”,并了解了正阳村当地村史文化和基层建设。
实践团在实践之余也不忘关爱“一老一小”,到正阳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看望留守老人,赴栲栳小学与留守儿童做游戏,为留守群体送去温暖,关怀“夕阳”幸福,守护“朝阳”成长。
实践团成员们在栲栳镇文化站进行了探访学习,在非遗传承人的介绍下感受剪纸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乡镇精神文明创建成果,共书“乡约三晋,寻味栲栳”的书法长卷。
此外,在大同铜造工艺博物馆时,通过“古韵新风”“炉火纯青”“燕闲清赏”“奢华铜享”四个单元,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大同地区明清两代六百余年的铜造技艺,细致参观了247件文物,这些文物包含了明清时期仿制商周青铜彝器、宣德炉、文房闲赏及蒙汉商业交往,让实践队员们充分领略到雁北古城大同在明清时期商业兴盛、人文鼎盛、民族融合的繁荣景象。
目前,乡约三晋爱心助农实践团已累计开展60余次专场助农直播,拍摄文旅宣传短视频累计播放量达600万余次,服务足迹走遍省内10个设区市、25个行政村,辐射人群12921人,收到多个行政村的特别感谢信,多达240名学生在项目平台深入田间地头亲身实践,相关事迹受到学习强国、山西日报、黄河新闻网等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